續上篇關於那「好不容易」的 After Party 籌備經驗,本篇我們想帶大家回到涵碧樓,分享婚禮當天幾個我們自己也非常喜歡的片段和細節。
證婚致詞|爸爸用唱的,姊姊從嬰孩時期講起
證婚儀式中,Anna 的爸爸選擇「用唱的」來致詞——一段英文,一段台語,展現父親的大方與幽默。而 Joshua 相差多歲的姊姊,則從他還是嬰兒時的回憶開始講起,說著他從小就展現出來的調皮和善良。這兩段致詞,讓現場許多人眼眶泛紅。
非基督教、天主教的新人,證婚時不一定需「證婚人」,可以讓主持人主持流程。但若有重要的長輩、親密要好的家人,想在證婚時為新人獻上祝福,那麼安排致詞也是一個溫馨的選擇。
安排的時機點建議於新人交換誓詞之前,新人帶著家人的祝福後,再與彼此交換承諾,最後以親吻作為結束,整體安排會加流暢、富有層次。
迎娶關卡|簡報、羊叫聲與屬於他們的Inside Joke
Anna 親自設計了迎娶闖關的所有關卡,從頭到尾都貼近兩人的日常與性格。像是請身為顧問的 Joshua 在三分鐘內完成一則簡報,主題是「為什麼我是妳『對的人』」,然後當場報告給 Anna 聽。(在旁邊聽真的笑到不行)
還有一題是猜「哪個羊叫聲是 Anna 錄的」,因為這是兩人之間的內梗。闖關時,播放了幾款不同版本的羊叫聲,讓新郎猜哪一個是新娘親錄的,真的好荒謬、好好笑!
✨關鍵是:這些關卡是獨一無二且完全與新人切身相關的,做起來就會比上網 Google 來的更有特色!
沒有 First Dance|用自己的方式定義婚禮
他們的婚禮並沒有 ”First Dance“ ,因為 Joshua 不希望婚禮成為一場表演。
雖然我自己是 First Dance 的忠實擁護者😆,但我也能完全理解 Joshua 的想法:「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詮釋、賦予意義的權力」。像是也有別對新人希望「不要公開交換誓詞」而用私下交換誓詞的 “Private Vows” 取代。
我覺得這些想法都很棒。而,能跟新人有這樣頻繁、深入的討論,也是婚顧工作中我很喜歡的一點。
✿ 文字與經驗都是我們多年的心血結晶,請勿抄襲,仿冒必究。
-
當天的婚禮團隊
Wedding Planner 婚禮顧問 @jenwed
Photography 平面攝影 @amazinggrace_studio
Videography 動態錄影@jack_films_production
MUA 新秘造型 @clairebbyy
Decor & Florist 花藝佈置 @piflowerl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