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安排活動,會不會很乾?」
這個問題是新人最常問我們的問題之一。我覺得它同時也反應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矛盾:
傳統上我們在意禮數和待客之道,擔心沒有遊戲活動或禮物,會讓賓客無聊。但同時也嚮往著輕鬆、自在的西式婚禮。
我想舉去年底的這場舉辦在誠品行旅16F—品居的婚禮為例。
居住於德州的新人回台舉辦婚禮,不外乎想藉由這個機會和台灣的家人好好相聚。任何的遊戲活動對內斂的他們來說都太像「表演」,而他們不希望當天被鎂光燈隨時追隨,只願這場相聚能夠自在與真實。
如何在這樣的前提下,讓賓客有更深的參與感呢?
誠品行旅16F Penthouse
婚禮舉辦在誠品行旅的16樓:The Penthouse 品居。這個場地最大的亮點,就是高樓層搭配整面的落地窗,能夠一覽經典的繁華台北——指標性的101大樓、嶄新的大巨蛋,以及熱鬧的信義區市景。
品居最主要的限制則是空間小,八十人八桌已是需撤除舞台的極限容納人數。這場婚禮安排了六桌,我們覺得是最剛好的人數,既不擁擠,也能維持理想的互動感。
進場前由主持人「逐桌介紹賓客」
由於他們僅有六桌客人,每桌也象徵著新人人生的不同階段。反覆討論後,我們請新人提供與「每桌賓客的珍貴回憶」,並由主持人在晚宴開始時逐一介紹。
『 阿嬤總是會用很好笑的方式和我們講一些人生故事,藉此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,和在社會上走跳的生存之道。
阿嬤把生活過的很精彩,心態仍像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一樣。』
『 新郎是林家這輩最小的孩子,從小就受到姑姑、伯伯伯母、叔叔嬸嬸的疼愛,
最有趣的是二阿伯還會陪著新郎看多啦A夢,兩個人一起搭乘時光機,沈浸在童年的純真快樂裡。』
由於桌數不多,賓客彼此熟識,現場氣氛格外凝聚。每當介紹到某桌,十位賓客便全神貫注聆聽,有時點頭微笑,有時笑出聲來,整場婚宴像是一場久違的家族團聚,溫暖真摯。
大量的自由活動時間
「婚禮的主軸不是新人,而是家人」,這是我跟新人相處的日子裡最深的感受。
像是將主桌的位置安排在會場中而非舞台前,桌巾與椅套的選擇也與賓客桌一致,沒有主客間的距離。
婚禮隔天正巧是新娘的生日, 因此也將象徵婚姻起始的婚禮蛋糕儀式,悄然轉變成全場大合唱的慶生環節,蛋糕一樣精緻美麗,但寓意不同,格外溫馨。
而這場「沒有活動」的婚禮,反而讓新人擁有最自由的時間。
簡單用餐後,他們將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與各桌親友細細交談,真正實現了這場婚禮最重要的核心──與家人好好相聚。
不過,當天正逢中華職棒總冠軍賽,原本播放婚紗輪播的投影螢幕,在眾多熱血球迷的請求下,變成了直播球賽……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😆
婚禮小物——蠟燭、噴霧香氛組
服務過程中,除了「逐月進度規劃」、「婚禮流程討論」、「誠品的訂席細節溝通」以外,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在討論花藝與送給賓客的禮品——香氛組。
遠在德州的新人要怎麼挑選「香氛」的香味呢?為了讓新人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不同香味的特質,我們特別請禮品廠商為每種香氣撰寫敘述,並標註「類似氣味」參考。例如:
「晨露紅玫瑰」——類似 Jo Malone 的 OOO 香氣。 「桂花茶」——帶有桂花與白茶的細緻香氣,宛如「較為西式的茶香」。
最終新人選了「桂花茶」香氛蠟燭以及「落花烏龍」香氛噴霧,分別象徵西方和東方的茶,也完整了他們從美國回台舉辦婚禮的旅程。
回到標題,「不安排活動,會不會很乾?」
從理性的角度來看,婚禮本身就包含了進場、舉杯或致謝,現在許多新人也會在簽到處準備拍立得或底片相機,為賓客增添互動與樂趣,這些其實都算是活動的一部分。
從感性的層面來說,賓客們是與新人共享回憶、深愛新人的人。當天能夠歡笑、聊天敘舊、合影留念,這些時刻,早已讓婚禮充滿意義與豐富度。
婚禮不一定要安排很多活動、不一定要才藝表演,適合你們的婚禮,就是最好的婚禮。
✿ 文字與經驗都是我們多年的心血結晶,請勿抄襲,仿冒必究。
-
當天的婚禮團隊
Wedding Planner 婚禮顧問 @jenwed
Photography 平面攝影@linn_photo_tw
MUA 新秘造型 @emma.h_love
Decor & Florist 花藝佈置 @bonnejourneefleurs